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ymosin α1 for sepsis (TESTS): multicentre, double blinded, randomised, placebo controlled, phase 3 trial
RCT
sepsis
胸腺肽α1治疗脓毒症(TESTS)3期临床试验总结(Wu 等 2025)
一、试验基本信息
- 试验名称与设计
该研究为“胸腺肽α1治疗脓毒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(TESTS)”多中心、双盲、随机、安慰剂对照3期临床试验,旨在评估免疫调节药物胸腺肽α1对脓毒症成人患者死亡率的影响,是针对脓毒症免疫调节治疗的高质量验证性研究。 - 试验范围与时间
试验在中国22个临床中心开展(覆盖东、南、西、北、中五大地理区域),入组时间为2016年9月至2020年12月,试验注册编号为ClinicalTrials.gov NCT02867267。 - 样本量与随机化
共纳入1106例符合Sepsis-3诊断标准的18-85岁脓毒症成人患者,按1:1比例随机分配至胸腺肽α1组(n=552)和安慰剂组(n=554);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化方法,以“研究中心”和“年龄(<60岁/≥60岁)”为分层因素,最终1089例患者(胸腺肽α1组542例、安慰剂组547例)进入修正意向性治疗分析(mITT),纳入标准为接受至少一剂研究药物🔶1-12、1-51、1-52、1-71、1-87🔷。
二、研究对象与干预措施
- 研究对象筛选标准
- 纳入标准:年龄18-85岁,符合Sepsis-3诊断标准(感染引起的器官功能障碍,SOFA评分≥2分),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签署知情同意书。
- 排除标准:包括妊娠/哺乳期、血液系统恶性肿瘤、器官/骨髓移植史、急性自身免疫病、胸腺肽α1过敏、72小时内心肺复苏且神经功能未恢复(Glasgow昏迷评分≤8)、过去30天内接受放疗/化疗/免疫抑制剂治疗(或每日服用泼尼松>10mg等效剂量激素)、存在无法引流的感染灶、基础疾病预计28天内死亡等。
- 干预与基础治疗方案
- 胸腺肽α1组:将1.6mg冻干胸腺肽α1粉末溶于1mL无菌水,每12小时皮下注射1次,持续治疗7天;若患者提前从ICU出院、死亡或撤回知情同意,可终止治疗。
- 安慰剂组:使用冻干生理盐水作为安慰剂,给药方式、注射频率、治疗疗程与胸腺肽α1组完全一致,以维持双盲设计。
- 基础治疗:两组均遵循《拯救脓毒症运动》指南,接受标准化治疗,包括抗感染、液体复苏、机械通气、血管活性药物使用、持续肾脏替代治疗(CRRT)等器官功能支持措施。
三、结局指标与核心结果
- 主要结局:28天全因死亡率
胸腺肽α1组542例患者中127例死亡,死亡率为23.4%;安慰剂组547例患者中132例死亡,死亡率为24.1%;两组无统计学差异(风险比HR=0.97,95%置信区间CI 0.76-1.24,log-rank检验P=0.82),表明无确凿证据显示胸腺肽α1可降低脓毒症成人患者28天全因死亡率。 - 次要结局:均无统计学差异
次要结局涵盖90天全因死亡率(胸腺肽α1组31.0% vs 安慰剂组32.4%,P=0.63)、ICU死亡率(8.5% vs 9.9%,P=0.40)、28天内新发感染率(25.3% vs 26.1%,P=0.74)、28天病原微生物清除率(20.3% vs 16.3%,P=0.13)、中位ICU/住院时间、机械通气/血管活性药物/CRRT-free天数等,所有指标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,进一步验证胸腺肽α1未带来额外临床获益🔶1-56、1-84、1-85、1-101、1-102🔷。 - 探索性结局:免疫标志物变化
评估的免疫标志物包括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-DR(mHLA-DR)、淋巴细胞计数、中性粒细胞-淋巴细胞比值(NLR)、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:- mHLA-DR、淋巴细胞计数、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;
- 仅NLR存在组间差异:胸腺肽α1组第7天NLR绝对降低值(-4.9)、百分比降低值(-40%)均大于安慰剂组(分别为-3.3、-31%),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绝对变化P=0.02,百分比变化P=0.006),提示胸腺肽α1可能对脓毒症患者免疫平衡有一定调节作用,但未转化为临床结局获益🔶1-56、1-84、1-85、1-103、1-110🔷。
- mHLA-DR、淋巴细胞计数、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;
- 安全结局:安全性良好
胸腺肽α1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.4%(360/542),安慰剂组为67.6%(370/547)(组间差异-1.2%,95%CI -6.8%至4.4%,P=0.70);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6.8%(145/542)和29.3%(160/547)(组间差异-2.5%,95%CI -7.8%至2.8%,P=0.38);常见不良事件为贫血(10.7%)、发热(9.6%)、腹胀(5.4%)、凝血功能障碍(4.8%),无与胸腺肽α1相关的意外严重不良事件,验证了该药物在脓毒症治疗中的良好安全性🔶1-23、1-84、1-85、1-111、1-112、1-113🔷。
四、亚组分析与关键发现
预设亚组分析显示胸腺肽α1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异质性,特定人群可能获益: 1. 年龄亚组:<60岁患者中,胸腺肽α1组28天死亡率风险比为1.67(95%CI 1.04-2.67),无获益;≥60岁患者风险比为0.81(95%CI 0.61-1.09),存在死亡率降低趋势,组间交互作用P=0.01。 2. 基础疾病亚组:糖尿病患者中,胸腺肽α1组28天死亡率风险比为0.58(95%CI 0.35-0.99),显著低于安慰剂组,交互作用P=0.04;高血压(HR=0.71,95%CI 0.49-1.04)、冠心病(HR=0.47,95%CI 0.21-1.01)患者也存在潜在获益趋势,交互作用P均=0.06。 3. 机制推测:≥60岁患者因年龄相关免疫衰退,糖尿病、高血压、冠心病患者因慢性基础疾病存在免疫稳态失衡,两类人群在脓毒症中更易出现T细胞耗竭;而胸腺肽α1可减轻T细胞耗竭、维持效应T细胞功能,故可能对这类人群产生治疗获益,这与该药物的多效免疫调节作用(如调节树突细胞、改善淋巴细胞减少)一致🔶1-19、1-33、1-35、1-131、1-132🔷。
五、讨论与结论
- 与既往研究的差异
既往小样本研究(10项随机对照试验,共530例患者)的荟萃分析显示,胸腺肽α1可使脓毒症患者28天死亡率相对降低41%(RR=0.59,95%CI 0.45-0.77),但本研究未观察到类似效果。差异原因可能包括:既往研究样本量小、存在方法学缺陷(如无设盲、组间基线不均衡);脓毒症异质性高,单一药物难以改善所有患者预后;本研究样本量虽为既往总和的2倍,但可能仍未捕捉到微小获益;胸腺肽α1剂量可能需进一步优化(本研究采用1.6mg bid,既往有研究提示3.2mg/d可能有效)🔶1-20、1-43、1-125、1-126🔷。 - 研究局限性
一是脓毒症异质性高,难以通过单一治疗实现一致疗效,虽预设亚组但缺乏既往证据支持;二是样本量计算基于既往研究8%的死亡率差异假设,可能过于乐观,实际效应接近1且置信区间宽,存在统计效能不足;三是无法精确确定脓毒症发病至诊断时间,纳入患者多非疾病早期。 - 最终结论
本多中心3期临床试验无确凿证据表明胸腺肽α1可降低脓毒症成人患者的28天全因死亡率,但验证了该药物的良好安全性;同时提示,胸腺肽α1可能对≥60岁患者及合并糖尿病、高血压、冠心病等慢性基础疾病的脓毒症患者存在潜在治疗获益,未来需针对这些特定人群开展进一步研究以明确其疗效🔶1-22、1-23、1-27、1-115、1-138🔷。
参考文献
Wu, J., F. Pei, L. Zhou, W. Li, R. Sun, Y. Li, Z. Wang, 等. 2025. 《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ymosin α1 for sepsis (TESTS): multicentre, double blinded, randomised, placebo controlled, phase 3 trial》. BMJ. https://doi.org/10.1136/bmj-2024-082583.